查询字段 检索词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Vol. 33 Issue (5): 30-33  DOI:10.13216/j.cnki.upcjess.2017.05.0006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张鹏. 基于网络共意动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3(5): 30-33. DOI: 10.13216/j.cnki.upcjess.2017.05.0006.
[复制中文]
ZHANG Peng.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Network Mobilization[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 2017, 33(5): 30-33. DOI: 10.13216/j.cnki.upcjess.2017.05.0006.
[复制英文]

作者简介

张鹏(1981—), 男, 山东菏泽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7-13
基于网络共意动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张鹏     
中国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80
摘要: 网络共意动员在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及积极应对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要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技术、网络社区平台, 发挥网络共意动员的主动性及主体性, 引导大学生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话语规范。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培养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设置共意动员话题和建立制度保障体系等是网络共意动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网络共意动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Network Mobilization
ZHANG Pe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 Network mobilization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purify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hancing the right of dis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ctively coping with the crisi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all make full use of the current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network community platform to guide students to consciously abide by the network discourse norms. The practice route to integrate the network co-mobiliz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set up the net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build the net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m, train students' network opinion leaders, set the topic of mutual mobilization, and establish the system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 network mobilizatio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media    

近年来, 伴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具有个性化、便捷化、自主化及平民化特点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及网络互动社区平台极大地拓宽了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空间领域, 与此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交流和思维方式, 甚至浸染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新的复杂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以新的视角及方式向网络等虚拟空间延伸。网络共意动员作为区别于传统社会动员的一种新形式, 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和交流思想, 最终实现共意构建, 达成思想共识, 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1]

一、基于网络共意动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

社会动员一般是指动员主体对客体的行为、思想的影响和发动过程, 以引导社会成员参与特定的社会活动。在革命时期, 经过农村思想动员的不断实践, 社会动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思想政治工作优势。[2-3]克兰德尔曼斯认为,共意动员是指“一个社会行动者有意识地在一个总体人群的某个亚群中创造共意的努力”[4]。网络共意动员是在网络空间内实现共意构建的过程, 在虚拟世界中通过议题设置、思想影响及价值传递, 最终形成由虚拟世界过渡到现实世界的思想和行为的价值认同和共意建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不断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手段及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等教育, 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在学生群体中不断地实施共意动员, 通过持续和反复的影响, 引导大学生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意建构。

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 微信、微博等具有平民化、自主化及便捷化等特点, 人人都能成为共意动员的主体, 同时, 人人都在无意识中成为了共意动员的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更加复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难以适应新的要求。但是,网络共意动员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具有很多相关性和共同点,因此, 将网络共意动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网络共意动员的正面引导, 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网络共意动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净化复杂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要求。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新媒体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是互联网应用最主要的群体之一。然而,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观点各不相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冲撞, 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平等性、平民性、自主性及实时性, 使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和获取不再是单向的, 而是互动的。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空间内容的新颖性、娱乐性不断吸引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及自主性导致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态趋向于娱乐化, 甚至低俗化。西方敌对势力也在利用新媒体及网络互动社区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企图改变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作为传播主流思想的传统的校园媒体因其语言、内容及形式的固化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递和强制灌输, 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的渠道更加扁平化和多元化。[5]以班会、主题教育活动等为主的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已无法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其效果逐渐弱化。

基于以上现状,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发挥网络共意动员的主动性及主体性, 发挥网络共意动员的正面作用, 不断净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要求。话语权简言之就是说话权, 即控制舆论的权力。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语言和权力的关系为“一切统治, 归根结底是语言的统治”, “话语实际上是统治的根本, 语言和话语本身亦即权力”[6]。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初期, 网络话语权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具有权威性和信任度。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话语低俗化、娱乐化及负面化等方面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治标上, 所采取的措施仅仅限于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话语的预防、拦截, 缺乏必要的疏导沟通及正面引导。

当前, “95后”大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 热衷于发状态、晒朋友圈, 以点赞数为荣, 以互粉为乐趣。为吸引大家的关注及提升虚拟空间的自我成就感, 往往用偏激的观点、犀利的网络语言表达自己的个性, 久而久之, 逐渐认为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乏味”, 而且“假、大、空”。部分大学生因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娱乐性、随意性及自主性而沉迷于虚拟世界, 出现了校园中的“低头族”, 开会玩手机、上课玩手机、参加活动玩手机, 导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逐步丧失。

因此, 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 教育者可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途径来传播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必要精心设计网络共意动员议题, 采用灵活、新颖的话题表达形式, 积极引导大学生网民关注和讨论, 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网络话语规范, 以此对校园网络舆论大环境进行适当调整控制, 从而达到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效果, 促进大学生情感和理性认同,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3.积极应对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的要求。近年来, 高校网络危机事件不断发生, 高校在危机事件处理中的正面教育引导表现乏力。一方面, 面对高校网络危机事件, 一些不良网络媒体为吸引社会眼球, 往往断章取义, 丢弃媒体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虚假报道, 形成社会不良影响。另一方面, 在高校危机事件中, 由于大学生与学校的管理者身份的区别, 学生通常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往往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同情, 忽略危机事件的真正原因和处理经过, 一味地把事件责任归咎于学校, 导致高校网络正面引导失效, 激化矛盾, 从而不利于事件的处理, 影响师生感情和学校声誉。

针对高校网络危机事件, 高校应努力探索危机事件处理机制, 及时、准确地在网络上对外公布危机事件原因及处理过程, 发挥网络共意动员的作用, 使网络突发事件公开化、透明化, 引导大学生正确辨别是非问题, 增强大学生的是非观。

三、基于网络共意动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高校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日渐增加。互联网信息的鱼龙混杂及微时代引起的网络信息传播的草根化和不可控化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愈加复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巨大挑战和机遇。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特点和网络共意动员的作用, 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积极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发挥网络育人载体作用。一是构建多元化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生工作各项指标要求的提高, 单一化的网络平台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 应结合当前形势, 把丰富的网络资源整合起来, 构建以网站、微信、微博、易班及微邦等多种媒体形式为主的多元化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合理发挥不同平台优势, 避免重叠或重复工作, 打造互联互通、易于共享的网络平台, 引导学生乐于分享、乐于倾听。二是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规范管理。目前由于网络平台缺乏管理, 部分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经常发表不良言论, 引起舆论风波。但也有部分高校对网络平台管理过严, 禁止学生发声, 导致学生抵触网络平台, 阻碍网络思政教育作用发挥。高校应建立健全规范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管理制度, 以引导为主, 以管理为辅, 引导学生敢于发声, 且能传递正能量, 在分享和学习中形成主流价值的共意构建。三是实现学生所需的平台功能。发挥网络育人载体的作用, 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因此, 必须不断完善平台功能, 丰富网络平台内容, 以便学生乐于参与, 乐于使用, 让学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建设网络思政教育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网络思政教育队伍是实现网络共意动员的主要力量, 也是发挥网络共意动员作用的关键所在。为更好地实现网络共意价值的构建, 应该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一是构建结构合理的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由辅导员和专任思政教师组成, 思政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 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高校辅导员由于师生比偏低, 任务日趋繁重,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用发挥不够; 专任思政教师主要以课堂为阵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引领, 网络共意动员作用不突出。根据以上情况, 应该充分发挥班主任及兼职辅导员的作用, 形成专兼搭配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 合理分工, 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共意动员。二是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由于部分辅导员工作思维惯性的存在, 或者不懂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 因此,他们不善于开展网络思政教育。高校应该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引导并鼓励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占领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 掌握网络话语权。三是加强网络思政教育专业研究。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 并针对相关问题开展理论研究, 理论结合实践, 最终逐渐提升工作水平。高校辅导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开展网络共意动员的相关理论研究, 了解网络共意动员的基本规律, 不断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3.积极培养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是社会学和传播学理论中所说的某个群体的核心人物, 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 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7]。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区别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身份的, 他与普通学生群体处于平等地位, 是在网络中长期通过发表个人言论及评论他人观点而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引领者。对于网络意见领袖的信任和追随是普通学生群体自愿的, 因此, 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共意动员中作用非常大。但是, 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作用的发挥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会形成正面的舆论或价值传播, 另一方面也可能形成负面的言论传播, 在学生群体中造成负面的共意构建。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寻找并培育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一般不是学校直接任命或赋予权力的, 而是学生不断在网络活动中自发成长起来的。因此, 高校辅导员或相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网络平台中的“活跃分子”, 并给予相关支持, 将其培育成为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二是培训并积极引导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很多学生网络意见领袖都面临思想不够成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是非分辨不清楚、法律意识不强等问题, 容易在网络中形成负面舆论, 导致普通学生群体盲信和误信。因此, 要加强对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相关专业方面的培训及思想引导, 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4.设置丰富多元的共意话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通过话题的不断讨论开展的, 而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接收到的信息是多元化的, 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思维和兴趣。因此, 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避免说教式或上传下达式的传统的工作方式, 要关心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 借用学生关心的话题与学生打成一片, 进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譬如, 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上围绕大家关注的国际、国内焦点问题开展讨论,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 理性爱国, 同时鼓励学生为中国的富强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努力奋斗; 可以从大学生关注的娱乐话题引申到娱乐明星或体育明星背后的成长故事, 通过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来感染当代大学生, 促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一起和大学生分享他们所关注的日常生活问题, 立足实际, 通过为大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生根。通过丰富多元的话题分享和讨论, 有利于走近学生、贴近学生, 最终在学生群体中实现正向价值的认可和接受, 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5.建立网络共意动员工作制度体系。基于网络共意动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长效需要依靠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做保障, 为此,需要建立以下制度体系:一是建立一套日常工作制度体系。针对日常工作的常规性及规律性, 高校应建立一套指导性及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做规范和指导。如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工作, 可形成完善的培训工作制度, 对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等进行规定和约束; 此外, 针对高校基于网络共意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形式等也可形成制度要求。总之, 日常工作制度的健全有利于高校日常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 也对网络思政教育队伍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相关规范。二是建立一套应急预警制度体系。高校网络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网络突发事件不了解处理程序和应对策略, 使网络突发事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很容易在学生群体和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针对特殊情况制定一套应急制度体系。应急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有效通过网络共意动员等形式快速应对网络突发事件。三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体系。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的建立能对基于网络共意动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价, 进而指导该项工作进行动态调整, 有利于该项工作的长效开展。

总之,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网络共意动员工作模式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视角,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以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恩心. 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以几起网络公共事件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 2009(4): 96-104.
[2]
黄立丰. 建构"共意":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动员的行为逻辑——基于过程、实质、理路的三维解析[J]. 理论月刊, 2014(10): 41-44.
[3]
陈坚伟. 国防舆论动员中的共意凝聚[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0): 37.
[4]
肖灵.网络公益的共意动员[N].光明日报, 2016-03-20(6).
[5]
张瑞敏, 牛余凤. 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1(4): 100-103.
[6]
吴璇.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状分析[J]. 党史文苑, 2014(4): 67-68.
[7]
茹娜, 韩笑天. 发挥"网络水军"和"意见领袖"正能量[J]. 河南教育(高教), 2016(5): 76-77.